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凉要闻

锚定平凉红牛产业 擘画链式发展版图 ——我市聚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8 12:27 字体: [ ] [ ] [ ]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芳芳)沿着平凉红牛产业链发展版图,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我市红牛产业蓬勃旺盛的发展脉动。

由东到西,一座座产业链项目“拔地而起”,赶订单、忙生产,支撑起了平凉红牛产业的光明前景;从南向北,万头产业强镇、千头养牛专业村、百头新型经营主体、十头养牛大户屡见不鲜,群众发展红牛产业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牛饲养量70.79万头,同比增长6.71%;存栏量51.98万头,同比增长5.27%;出栏量18.81万头,同比增长10.91%,出栏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庄浪县、泾川县、崆峒区牛出栏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平凉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肉牛优势生产区,群众历来有养牛传统。历届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持续培育壮大红牛产业,红牛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全市有6.8万户贫困户通过养牛实现稳定脱贫,养牛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3%。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平凉红牛精品品牌培育方案》,为推动平凉红牛产业做大规模、做强链条、做精品牌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为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6年)》《关于加快推进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力促扩大平凉红牛群体规模,提升“平凉红牛”品牌效应、产业效应、增收效应。

“这些政策文件,破除了瓶颈障碍,打通了难点堵点,坚定了发展信心,为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这是产业链企业对当前产业政策的心声。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无论续建项目还是新建项目,都在全速火热推进,前期项目也在积极对接中,处处洋溢着大干快干的发展劲头。

“今年共论证实施扩繁增量、饲草保障、屠宰及精深加工等4大类63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16亿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7.68亿元。”市红牛产业链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个续建项目进展较快,优然牧业灵台高产奶牛牧场项目已完成90%基建工程,目前存栏奶牛3150头;华亭市嘉禾优质饲草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二期扩建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即将运营投产;崇信县平凉红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及高效育肥项目完成总投资的70%。50个新建项目开工45个,开工率90%,10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8个百头以上养殖小区建设顺利推进,静宁县锡航农业界石铺镇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完成全部主体工程、正在开展附属配套工程建设,崇信县腾洁5000头肉牛生态养殖场项目已完成80%基建工程,庄浪县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项目已完成70%的工程量。

今年以来,我市以“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科院北京牧医所衔接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工作,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申报崇信县列建平凉红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行动,换来的是红牛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的累累硕果。

数据显示,今年我市共洽谈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个,总投资26.8亿元,年度计划到位资金11.67亿元,截至8月底已落地建设17个,完成投资3.67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8个;在6月中旬召开的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上,与26家企业成功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43.61亿元,至8月底,落地项目21个、开工建设12个、注册企业8个、开展前期工作7个、征租土地2200亩,完成投资2.75亿元。

跳起脚来摘桃子,扑下身子抓落实,我市锚定战略目标,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以赴促发展,以绣花功夫干工作,千方百计确保产业链发展的每一步都出色、出彩、出众。

科技创新有序开展。品种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测定育种群2200头,收集相关数据3200多条;分县(市、区)完成育种技术“理论+现场”培训,对育种群基础母牛逐头开展“两病”检测筛查及基因测序;构建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数据库,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提供了信息支撑,年度工作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考核验收。加快构建平凉红牛标准体系,种群要求、饲养管理、繁育技术、屠宰加工、精细分割、胴体分级等标准顺利通过有关部门审查论证,年内可发布实施。

机制效应持续释放。投资增长方面,积极争取中、省项目0.8亿元,充分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撬动社会资本10多亿元投入牛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方面,持续推广“红牛贷”“小额担保贷”等金融产品,大力推行免担保、低利率“红牛活体抵押贷”,着力破解融资难题。联农带农方面,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牛产业企业联农带农机制,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活动牵引方面,组织参加了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暨攻关成果展示活动等节会,举办了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推介“平凉红牛”品牌,取得了较好效果。

凝心聚力夯基础,勠力同心谋发展。当前,我市红牛产业基础更加坚实、链条更加完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紧扣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围绕“四化”目标,深入实施“九大工程”,全力做强产业链、打造循环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平凉红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30亿元,将“平凉红牛”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大动物第一品种,把平凉建成中国高品质肉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信息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雨亭
分享: